已選擇 0 活動 按此登記

網上高峰會

主題及專題演講之活動登記開放至11月19日。

SI: 大會將提供即時廣東話、普通話及英語傳譯服務

2025年10月9日 (星期四)
09:30 – 09:35
香港時間 (UTC+8)
歡迎及開幕辭
歡迎辭
語言: 英語 - SI
 

講者

陳文宜女士
陳文宜女士

香港社會服務聯會 行政總裁

09:35 – 09:45
香港時間 (UTC+8)
歡迎及開幕辭
開幕辭
語言: 英語 - SI
 

講者

黃志光先生
黃志光先生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 創新科技及工業局 數字政策辦公室 數字政策專員

09:45 – 10:20
香港時間 (UTC+8)
網上工作坊
工作坊 1:數碼無障礙:提升服務連接的關鍵
語言: 廣東話 - SI
 

講者

孫宇萬先生
以「智方便」便利使用數碼服務

孫宇萬先生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 創新科技及工業局 數字政策辦公室 助理數字政策專員(數據應用)

孫先生負責重要的人工智能項目,包括在政府內部推行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試用計劃、籌備成立香港人工智能研發院、管理各類中央人工智能平台,以及制定有關人工智能道德的使用和採用指引。此外,他亦負責監督「智方便」的推行工作,讓香港居民能以單一數碼身份認證進行網上交易,並達致政府服務「一網通辦」,以及推行數據相關措施,包括數據治理原則、開放數據政策,以及管理各類中央數據平台。

10:20 – 11:20
香港時間 (UTC+8)
網上工作坊
工作坊 2:社會照顧的數碼轉型
語言: 廣東話 / 英語 - SI
 

講者

George Margelis 醫生
澳州安老照顧服務的數碼轉型

George Margelis 醫生

Ageing Australia 首席技術顧問

George Margelis醫生作為醫療專業,過去30年一直涉足科技領域。2019年,他獲任命擔任長者照顧資訊科技委員會(Aged Care Industr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uncil)的獨立主席。2024年,他被任命爲高齡及社區護理提供者協會(Aged & Community Care Provider Association)的首席技術顧問。
George 同時擔任澳洲數位健康管理局(Australian Digital Health Agency)的數字健康顧問,以及數字健康合作研究中心(Digital Health Cooperative Research Centre)「通過數字健康推動長者照顧」諮詢小組成員。他亦是「多元文化照顧」的董事會成員,該機構是一所向多元文化及語言背景(CALD)群體提供居家護理服務的機構。

評論員

水志偉先生
水志偉先生

團結香港基金副總裁兼公共政策研究院執行總監

水志偉先生現為團結香港基金副總裁兼公共政策研究院執行總監,在公共政策領域累積不少經驗,研究範疇涵蓋經濟及科創發展、金融科技、綠色金融、生物科技、樂齡科技、藝術創新及社會創新等,多方面為香港發展出謀獻策。

11:20 – 12:15
香港時間 (UTC+8)
網上工作坊
工作坊 3:運用機械人提升自閉症兒童學習與社交
語言: 廣東話 / 英語 - SI
 

講者

Vanessa Evers 教授
研發適合自閉症兒童應用的機械人 - DE-ENIGMA個案分享

Vanessa Evers 教授

特文特大學人類媒體交互教授兼DesignLab 科學總監

Vanessa Evers教授是特文特大學人機互動研究組的計算機科學教授,同時擔任跨領域研究設計實驗室總監。
Evers教授擔任以下會議的程序委員會委員:國際計算機學會(ACM)及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IEEE)人機互動會議(HRI)、ACM人機交互研究組(SIGCHI)、人機互動學會(HSI)、ACM協作與群組工作會議(CSCW)、ACM多媒體會議。
Evers教授經常接受國家公共電視台、報刊雜誌專訪,介紹其研究成果。她曾獲荷蘭註冊資訊專家協會頒發最佳論文獎,並與當時的博士生Henriette Cramer共同撰寫獲《使用者建模與使用者適應互動》期刊頒發詹姆斯·陳最佳論文獎之論文。她亦榮獲2014年《Opzij》雜誌人才獎。Evers教授現任《國際社會機器人學期刊》編輯,同時擔任ACM國際人機互動指導委員會聯合主席及《人機互動期刊》副主編。

評論員

蘇詠芝教授
蘇詠芝教授

香港中文大學教育學院教育心理學系教授

蘇教授於2007年獲得芝加哥大學心理學博士學位。同年,她出任新加坡國立大學助理教授,並於2012年加入香港中文大學。她現為香港中文大學教育心理學系教授。她的研究領域包括正常及非正常兒童的語言和手勢發展,以及自閉症兒童及其家庭的介入。她已發表60多篇期刊論文,並創辦了一家在香港專門提供機器人介入服務的慈善機構。她的研究、教學和服務獲得了本地和國際的認可。

14:15 – 16:00
香港時間 (UTC+8)
網上工作坊
工作坊 4:開拓更多AI 社會照顧應用場景
語言: 廣東話 / 普通話 - SI
 

講者

師云雷博士
模組化、人機共融康復機器人:目前在地技術與未來開發

師云雷博士

上海如身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

師雲雷博士,上海如身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兼CEO。博士師從雙院院士張建偉教授,是港股上市公司微創醫療機器人創始人之一,也是超級獨角獸公司Agile Robots聯合創始人。
2023年6月創辦如身機器人,專注于康養賽道,創立兩年來獲得5輪融資,推動“人形機器人”的功能性重構與“機器人保姆”模式在養老照護中的實際落地

錢琨教授
以人工智能塑造安老與醫療服務的多元化未來

錢琨教授

商湯醫療聯合創始人及首席醫學官

錢琨教授,商湯醫療聯合創始人兼首席醫學官,復旦人工智能創新與産業研究院副教授,主導多項國家級醫療數字化工程,其中國首個醫療四維數字孿生系統入選《哈佛商業評論》案例。獲 “全國醫院信息化杰出領導力人物”等榮譽,任中國醫院協會信息專業委員會常委等職。

付聰先生
人形機器人作爲可靠照顧夥伴的潜力:目前技術與未來發展

付聰先生

上海傅利葉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

付聰先生畢業於上海財經大學國際會計專業,現任上海傅利葉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負責康復及通用機器人業務板塊的戰略項目管理,擁有近15年科技行業財務與戰略項目管理經驗。
付先生曾任安永會計師事務所審計服務高級經理,負責多家科技巨頭在香港和美國市場的相關工作。

評論員

楊子僑先生
楊子僑先生

香港科技園公司人工智慧與數據副總監

16:00 – 17:30
香港時間 (UTC+8)
網上工作坊
工作坊 5:預設照顧計劃的數碼策略
語言: 廣東話 / 英語 - SI
 

講者

張軒榮先生
數碼化「我的預設照顧計劃」(myACP):新加坡經驗分享

張軒榮先生

新加坡護聯中心安寧照顧及預設照顧計劃經理

張軒榮先生現任新加坡整合照護機構(AIC)安寧療護與預立醫療指示(ACP)團隊經理。他參與開發的數位ACP工具已於2025年7月正式啟用。在加入AIC前,他具備醫療策略規劃與臨床治理領域的豐富經驗。

Chetna Malhotra 博士
病人對數碼預設照顧指示的可用性與接受程度

Chetna Malhotra 博士

杜克—新加坡國立大學醫學院副教授

Chetna Malhotra博士現任杜克—新加坡國立大學醫學院連氏慈懷教研中心(Lien Centre for Palliative Care)副教授兼研究總監,專責於健康服務研究以優化臨終照護服務。Chetna發表逾150篇學術論文,聚焦臨終照護的患者偏好研究,涵蓋預設照顧指示;及重症患者(如認知障礙症患者)的照護議題。Chetna現任《Age and Ageing》期刊副主編,並因預設照顧指示研究獲新加坡國家醫務委員會頒發臨床科學家獎。Chetna同時指導研究生與醫學生進行安寧療護研究。

評論員

吳雯賢女士
吳雯賢女士

聖雅各福群會副總幹事

吳雯賢女士自2004年起在聖雅各福群會展開社工生涯,曾服務弱能人士及弱勢社群,歷任扶貧服務及社區發展服務管理職位,推動文化保育、社區重建及就業支援。2021年重返扶貧服務,推動FOOD-CO、GOODS-CO及CharityToday等數碼轉型項目。2023年晉升為副總幹事,現統籌長者、社區發展及露宿者支援等服務。

2025年10月10日 (星期五)
09:30 – 11:00
香港時間 (UTC+8)
網上工作坊
工作坊 6:數碼化照顧者風險評估與分析
語言: 廣東話 / 英語 - SI
 

講者

Adriana Shnall 博士
就支援家庭照顧者進行創新:加拿大Baycrest Koschitzky中心的轉型與科技應用

Adriana Shnall 博士

Baycrest Koschitzky 照顧創新中心項目總監

Adriana Shnall博士(PhD, MSW, RSW)現任加拿大Baycrest Koschitzky照顧創新中心項目總監,並兼任多倫多大學助理教授。Adriana擁有逾三十年臨床經驗,在社區照護、長期照護及住院照護等多元場域推動長者及其家庭的照護服務革新。Shnall博士曾獲Baycrest傑出創新獎及Stephen Herbert教育卓越獎,同時擔任加拿大石油公司CareMakers 基金會及安大略照顧者組織(Ontario Caregiver Organization)董事會成員。Shnall博士是備受推崇的演講者、教育家、倡導者及家庭照護領域的領導者。

評論員

盧佩儀教授
盧佩儀教授

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助理教授

盧教授專研老年議題,擁有社會工作、公共衛生與統計背景。她運用跨國追蹤調查資料,探討影響老年人健康的社會與文化因素,並評估中美社會政策(如長者保護、貧困問題)。其研究致力於透過政策倡議,促進健康平等與社會公義,提升老年人口之整體福祉。

11:00 – 12:15
香港時間 (UTC+8)
網上工作坊
工作坊 7:AI 科技居家及復康應用
語言: 廣東話 / 英語 / 普通話 - SI
 

講者

周晨博士
守護家居照顧:AI機器人目前在地技術應用與未來發展

周晨博士

靈巧智能科技總經理

周晨博士是人工智能與機器人領域的杰出專家。他博士畢業于上海交通大學機械電子工程專業。作爲連續創業者,他曾先後聯合創立多家自動化、機器人和人工智能企業,帶領團隊成功研發出的各項機器人和自動化産品獲得全球頂尖機器人研發機構和高校的廣泛認可。

金智熙女士
AI 居家陪伴機械人:韓國應用分享

金智熙女士

Hyodol 執行長

金智熙女士是韓國領先的長者陪伴機器人公司Hyodol的執行長暨創辦人。過去七年間,韓國逾80%的城市已採用Hyodol提供長者照護服務。目前該公司服務超過13,000名獨立生活的長者。金女士擁有延世大學應用統計學學士學位及東康涅狄格州立大學經濟學學士學位,並於慶熙大學取得老年服務科技碩士學位。其後,金女士於LG集團擔任六西格瑪黑帶大師(MBB)及產品概念創作者,此經歷奠定Hyodol以使用者為核心、符合老年友善設計的理念基礎。

王楠女士
AI 智能科技居家照顧及康復應用

王楠女士

騰訊SSV 時光實驗室項目負責人

王楠,現任騰訊SSV時光實驗室項目負責人。率先提出將騰訊的AI能力應用到銀髮人群的機構養護、居家看護的安全守護中,推動騰訊科技力量在老齡化的探索和實踐。

評論員

凌恒然教授
凌恒然教授

香港科技大學創業中心總監

凌恒然教授現任香港科技大學創業中心總監暨綜合系統與設計部客座助理教授,領導該校創業發展工作。凌教授加入科大前,她曾於香港科學園推動初創企業培育及創新生態系統建設,專注領域涵蓋人工智慧機器人至醫療科技等科技領域。

14:30 – 15:45
香港時間 (UTC+8)
網上工作坊
工作坊 8:科技助力防止長者受虐
語言: 廣東話 / 英語 - SI
 

講者

Bev Lange 女士
Compass.info - 透過科技助力防止長者受虐

Bev Lange 女士

Elder Abuse Action Australia 執行幹事

Bev Lange女士是一位經驗豐富的顧問、資深主管及公司董事,同時也是公認的領導者、教練、影響者與創新者。
她在政府職位、社區組織及私營企業擔任高階主管與領導者的成功經歷,彰顯其對社區服務與卓越成就的堅定承諾。
作為顧問,Bev曾協助各類組織進行職場生產力輔導、溝通策略規劃、治理架構優化、戰略發展規劃及全面管理諮詢。
Bev目前兼任商業教練與Elder Abuse Action Australia行政總監。

Laura Tamblyn Watts 教授
AI與長者財務受虐上升趨勢:所需的回應

Laura Tamblyn Watts 教授

CanAge 行政總裁

Laura Tamblyn Watts教授被公認為全球頂尖的老齡化與長壽權威之一。作為CanAge執行長,她領導著加拿大全國性的長者權益倡導組織。身為律師兼多倫多大學助理教授,Laura的研究領域涵蓋認知障礙症、老年科技、金融監管、長者虐待及孤獨感等議題。其新著“Let’s Talk About Aging Parents”出版後即躋身全球暢銷書行列,現已翻譯成9種語言於12國發行。Laura經常為加拿大及國際政府提供諮詢,並受邀於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紅十字會及梵蒂岡發表演說。

評論員

陳頌皓女士
陳頌皓女士

香港基督教服務處副總幹事(長者、復康及社區)

陳頌皓女士為註冊社工,現任香港基督教服務處副總幹事(長者、復康及社區),具豐富社會服務經驗,積極關注弱勢社群福祉,包括長者、護老者及多元文化社群。她現為社聯長者服務專責委員會轄下工作小組召集人,參與《認知障礙症發展行動計劃方案》草擬工作,致力與業界夥伴共建有善社區。

15:45 – 17:15
香港時間 (UTC+8)
網上工作坊
工作坊 9:共創「用家為本」的認知障礙照顧科技
語言: 廣東話 / 英語 - SI
 

講者

Dympna O'Sullivan 博士
共創認知障礙照顧科技

Dympna O'Sullivan 博士

都柏林理工學院 Digital Futures Research Hub 負責人

Dympna O'Sullivan博士帶領都柏林理工大學的Digital Futures Research Hub,該跨學科中心致力探索數位科技如何對個人、社會、經濟及環境產生積極影響。她的研究橫跨人工智慧、人機互動、數位健康與無障礙領域,專注於開發促進認知障礙症及智力障礙者獨立生活與生活品質的輔助科技。Dympna倡導以人為本的人工智慧,優先考量使用者體驗、人文價值、透明度與問責制。身為患者與公眾參與的堅定倡導者,她以跨領域方法凝聚持分者共同創造具社會影響力的創新科技,此項專業成就廣獲業界認可。

Cathy Treadaway 教授
透過「共情設計」與嚴重認知障礙人士一同創設產品

Cathy Treadaway 教授

HUG by LAUGH Ltd. 設計總監

Cathy Treadaway博士現任卡迪夫都會大學榮譽教授,並擔任HUG by LAUGH Ltd. 設計總監。她開創的「共情設計」,致力確保晚期認知障礙症患者成為設計與創新流程的核心。
Cathy主導英國政府資助的研究計畫,成功研發出治療性安撫玩偶HUG。實證顯示此產品能減輕焦慮、促進溝通並提升生活福祉,現已開放全球購買。
HUG by LAUGH Ltd.與英國阿茲海默症協會建立合作夥伴關係,每售出一件HUG產品,收益即用於支持認知障礙症研究與創新發展。

評論員

崔志文博士
崔志文博士

賽馬會耆智園副總經理

崔志文博士從事腦退化症照顧及研究逾二十年,現任賽馬會耆智園副總經理及香港中文大學腦退化課程聯合總監,其專注於學術研究、專業培訓及倡議工作。近年於國際會議中發佈「DemenTitude® - 腦退化『正』照顧態度的16條原則」,藉此加強「以人為本」的應用,並引入照顧腦退化症人士的正確照顧態度及推動腦退化症專科教育。

2025年11月21日 (星期五)
14:00 – 17:00
香港時間 (UTC+8)
主題及專題演講
銀髮高峰會「構築樂齡科技活力經濟生態圈:本地、灣區及國際共同發展新視野」
語言: 廣東話 / 英語 / 普通話 - SI
14:00 – 14:15
香港時間 (UTC+8)

歡迎辭


廖達賢博士
廖達賢博士

香港社會服務聯會副主席

14:15 – 15:15
香港時間 (UTC+8)

專題演講 (1):銀色消費及銀色品質保證 — 照護食灣區標準:統一的照護食標準發展及機遇


講者

楊國武博士
介紹照護食灣區標準

楊國武博士

深圳市分析測試協會執行會長

楊國武博士是教授級高工,201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全國市場監管系統先進工作者,2018年全國食藥科普十大新聞人物,2017年深圳市勞動模範,全國生化檢測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深圳市分析測試協會執行會長,深圳市計量質量檢測研究院院長助理,制定國家標準30項、地方標準10項。

趙家瑜先生
照護食品質檢測的重要性

趙家瑜先生

CMA檢定中心認證及項目部高級經理 兼 首席食品及食肆審核主任

趙家瑜先生是現任CMA檢定中心認證及項目部高級經理,兼任首席食品及食肆審核主任。他在食物安全領域擁有十年以上經驗,包括開發多項食品相關的產品認證計劃、推動清真認證服務,以及參與《照護食灣區標準》制定工作,該標準於2025年9月發佈,提升粵港澳長者食物安全與品質。另外,亦出任城大校外課程及香港品質保證局的「食品衛生經理課程」講師,培訓眾多從業人員。促進產業合規、可持續發展與創新。

香港工業總會/幸福元氣有限公司/保良局一點回味
小組討論:照護食標準化對生產層面的幫助

香港工業總會/幸福元氣有限公司/保良局一點回味
大快活快餐有限公司/大家樂集團有限公司/美心集團/東華三院煮餸易
小組討論:照護食標準化對提升服務及促進消費的幫助

大快活快餐有限公司/大家樂集團有限公司/美心集團/東華三院煮餸易

主持人

區玉輝教授
區玉輝教授

香港中文大學創業研究中心及家族企業研究中心主任兼香港社會服務聯會照護食專責小組主席

區玉輝教授於2015年共同創辦了中大創業中心並擔任主任,出掌中大的家族企業研究中心。他的研究興趣是國際管理,創業,家族企業和社交網絡。他發表了學術文章,案例和書籍章節,並撰寫了多本書籍,如《中小企業傳承與創新》(中文)和《Family Enterprising in Asia: Exploring Trans-generational Entrepreneurship in Family Firms》。

除了在多個期刊的編輯委員會中為學術界服務外,他還為政府和商業公司提供了諮詢和培訓,其中包括香港的創業公司和家族企業。他曾任職或現任香港商業天使網絡、FFI、STEP等董事。在公共服務方面,他擔任香港政府社會創新及企業發展基金、創新及科技基金(企業支援計劃)及中小型企業委員會成員。

區教授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獲得B.B.A.並在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獲得管理╱國際商務博士學位。

15:15 – 16:15
香港時間 (UTC+8)

專題演講 (2):銀色產業及銀色生產動力 — 樂齡產業與創新轉化基地


講者

水志偉先生
樂齡科技作為銀色產業的發展契機

水志偉先生

團結香港基金副總裁兼公共政策研究院執行總監

水志偉先生現為團結香港基金副總裁兼公共政策研究院執行總監,在公共政策領域累積不少經驗,研究範疇涵蓋經濟及科創發展、金融科技、綠色金融、生物科技、樂齡科技、藝術創新及社會創新等,多方面為香港發展出謀獻策。

吳子慧女士
構築樂齡科技活力經濟生態圈:本地、灣區及國際共同發展新動力

吳子慧女士

香港科技園公司首席幕僚長

吳子慧女士負責香港科技園公司的戰略規劃與項目發展。 她於2015年加入公司,推動智慧城市數據共享。 2024年擔任代理首席企業發展官,推動生命健康科技及人工智能平台發展。 2025年獲委任為科技園新田科技城園區的項目負責人,領導業務規劃及園區建設。 她擁有逾20年科技及企業發展經驗,積極推動香港創新生態系統發展。

Gregor Sneddon先生
樂齡科技的國際發展潛能

Gregor Sneddon先生

國際老齡聯合會秘書長

Gregor Sneddon先生是現任國際老齡聯合會(IFA)秘書長,領導全球透過政策制定、夥伴協作及倡議行動推動健康老齡化。Gregor的個人經歷涵蓋人道主義響應、神職事工及公民社會領導,包括曾擔任HelpAge Canada的執行董事,對正義、公平及長者權益的承諾深厚。

主持人

陳帆先生
陳帆先生

香港社會服務聯會長者創新及科技諮詢委員會委員

陳帆教授工程師現為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港區代表、香港工程師學會高級副會長、大灣區工程師聯合體副理事長、香港機電工程商聯會及香港公務員總工會名譽顧問,並曾任運輸及房屋局局長,負責房屋、物流、航空服務、陸路和海運的政策和策略、發展和實施。
陳教授工程師是工程及醫療義務工作協會的創會主席,現為香港公益金入會、預算及撥款委員會副主席、香港理工大學輔助科技研究中心的名譽顧問 、以及香港社會服務聯會長者創新及科技諮詢委員會成員。

16:15 – 17:00
香港時間 (UTC+8)

專題演講 (3):銀色財務與保障安排 — 科技賦能退休規劃


講者

楊蔚怡女士
長者財務與退休規劃

楊蔚怡女士

投資者及理財教育委員會投資者教育及協作關係總監

楊蔚怡女士現為投資者及理財教育委員會(投委會)投資者教育及協作關係總監。
投委會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證監會轄下一間公營機構,專責提升香港的投資者及理財教育,協助公眾掌握投資及理財所需的知識、態度及技巧,從而作出有根據的投資及財務決定,明智理財。
楊女士在多家國際機構擁有超過 18 年的銀行和資產管理經驗,包括:渣打銀行、星展銀行、匯豐銀行以及富達國際。

黎祖儀女士
銀髮友善消費新趨勢:機遇與挑戰

黎祖儀女士

消費者委員會消費者教育總監

黎祖儀女士從事教育行政及項目管理相關工作逾20年,自2020年初出任消費者委員會消費者教育總監,致力提升不同階層消費者的自我保護能力,包括銀髮族、學生及特殊需要人士。此前,黎女士曾服務於香港中文大學、教育局及勞工及福利局。

主持人

黃和平先生
黃和平先生

香港社會服務聯會總主任(家庭及社區服務)

黃和平多年來致力於貧窮問題的研究與倡議,目前擔任香港社會服務聯會家庭及社區服務部總主任,負責統籌家庭服務、戒毒服務、少數族裔服務及社區發展服務。他現正領導推動家庭為本理財策略的項目及支援照顧者的項目,深信這些元素對家庭福祉及長遠規劃至關重要。在此基礎上,他致力推動全面的退休規劃策略,以促進長者的尊嚴、獨立及生活質素。

樂齡科技博覽暨高峰會秘書處

香港社會服務聯會

香港灣仔軒尼詩道15號温莎公爵社會服務大廈12樓1206室

+852 3705 5336 [email protected] https://gies.hk

聯合主辦
協辦
主要贊助
頁頂